項目名稱 | 江西鐵山垅鎢業有限公司上坪礦區39.6萬t/a改擴建項目安全預評價報告 | ||||
項目簡介 | 江西鐵山垅鎢業有限公司上坪礦區位于于都縣城南 180°方向,直距 23km處,地理中心坐標東經 115°26′06″,北緯 25°44′42″,礦區面積0.464km2,行政區劃隸屬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利村鄉管轄。 江西鐵山垅鎢業有限公司為國有中型采選企業,歷史傳承于1932年春在鐵山垅大窩里成立的“共和國**國企”中華鎢礦公司。新中國成立后,于1954年成立鐵山垅鎢礦。2009年11月轉制成立有限公司,現隸屬于江西鎢業股份有限公司。江西鐵山垅鎢業有限公司員工總人數770人,下設安全**部、生產科研部、供銷部、人企部、財務部、黨群保衛部、總經理辦公室,以及黃沙礦區、上坪礦區和選礦廠三個二級生產單位,其中上坪礦區現有職工 256人,“五職”礦長按要求設置到位,并設有安全通風組、生產技術組、設備組等職能組,并有選礦大班、采運一班和采運二班,其中工程技術人員 9人,專職安全管理人員3人。本次安全預評價對象為上坪礦區改擴建工程建設項目。 上坪礦區自1922年開始開采,1954年收回國有,成立上坪坑口,1957年并入鐵山垅鎢礦,成為其所屬的一個坑口。1966年底,由于采取以鎢保銅措施,上坪暫停開采,人員、設備成建制轉移到德興銅礦,僅保留少量守護人員。1985年,經上級批準,礦區與于都縣聯合開采。2002年,由原鐵山垅鎢礦重新收回。上坪礦區位于于都縣利村鄉,由上坪鎢礦組織生產目前年采選綜合生產能力16.7萬t。 上坪礦區已有一百多年的開采歷史,*高標高+680m,+560m 標高以上為解放前民采空區,已結束多年;+560m標高以下采用平硐+溜井聯合開拓了+560m、+517m、+473m、+429m 多個中段。開采至2002年,+429m以上中段儲量已基本消失殆盡。 2003年,礦山對上坪礦區進行了接替工程建設,采用平硐+盲斜井開拓方式,新開拓了+390m和+345m中段,并形成了井下開拓、提升、運輸、供氣、 供電、通風、排水等系統工程和地表相應的公輔設施。采礦方法為有底柱分段崩落法和淺孔留礦法。 為了使礦井達到持續穩定的生產接替,保持三級礦量平衡,考慮與+345m以下深部開采的平穩銜接和過渡。2007年3月,企業開展了+350m~+150m深部采區“三同時”建設。2007年11月,企業委托原南昌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編制《江西鎢業集團公司鐵山垅鎢礦上坪礦區深部采礦工程初步設計說明書》及《江西鎢業集團有限公司鐵山垅鎢礦上坪礦區深部采礦工程安全設施設計》。2009年4月29日,礦山取得了原江西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關于江西鎢業集團有限公司鐵山垅鎢礦上坪礦區深部采礦工程安全設施設計審查意見》(贛安監非煤項目設審〔2009〕29號)。深部采礦工程設計開采范圍為礦權范圍內的28~23線、+150m~+350m間的礦段。設計采用豎井開拓系統,豎井布置在24~26線間礦體西端錯動范圍之外。井筒中心坐標X=2849867,Y=20340985,井口標高+431m,井筒凈直徑φ5m,凈斷面積19.63m2,井筒深度301m,共設6對馬頭門。豎井采用單罐雙層帶平衡錘提升系統,提升機選用JKMD- 2.8×4(I)E多繩摩擦輪提升機,電動機型號為Z500-2A直流電機,電動機功率400kW。深部工程共設置+300m、+250m、+200m、+150m四個中段。通風系統采用單翼對角抽出式機械通風,設計選擇K45-6-№19型軸流式風機。排水系統采用井下分設上、下二段排水泵站,兩個泵站分設于+250m和+150m中段。采礦方法采用有底柱階段崩落法和淺孔留礦法。設計生產規模500t/d,服務年限24年。 至2020年初,礦山根據深部采礦工程設計完成了豎井及車場、+250m中段排水系統、+150m 中段排水系統、+345m中段巷道工程的掘進和供風、供水管網的鋪設工作。由于存在如下問題:1)現有盲斜井服務于+390m和+345m中段,隨著開采深度的加深,該兩條盲斜井位于深部開采錯動范圍內;且盲箕斗斜井已運行多年,設施陳舊,加之未設置專門的粉礦回收設施,導致其運行不順暢。2)設計的罐籠豎井目前已建成,但由于地表卸載系統和現場管理存在問題,導致罐籠提升系統無法達到其提升能力。3)原通風設計采用單翼對角式系統,新鮮風流從豎井及平硐口進入各中段,污風經新設計的東翼回風井排出地表,但因地形及礦權范圍等諸多因素限制,設計的回風井目前未進行施工。現狀為中段新鮮風從豎井或平硐口經盲斜井進入各中段,污風通過礦體下盤的回風井和+429m 回風平硐排出地表。2020年4月,礦山委托設計單位對原初步設計進行變更,結合礦山現狀,主要對礦山開拓系統、通風系統進行設計變更,同時對井下其他系統進行補充完善。 2020年6月3日,江西省應急管理廳組織有關專家對中國瑞林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編制的《江西鎢業集團有限公司鐵山垅鎢礦上坪礦區深部采礦開拓工程安全設施設計變更》進行了審查,并原則通過。2020年8月10日,礦山取得了江西省應急管理廳《關于江西鐵山垅鎢業有限公司上坪礦區深部開采工程安全設施設計變更的審查意見》的批復(贛應急非煤項目設審〔2020〕34號)。變更設計范圍為:采礦許可證范圍內標高+150m至+350m之間的礦體。該礦采用地下開采,開拓方式變更為平硐+豎井+盲斜井開拓。設置有+345m、+300m、+250m、+200m、+150m 五個中段;首采中段為+300m中段,回風中段為+345m。采用有底柱分段崩落法和淺孔留礦法采礦,抽出式機械通風,設計生產規模16.7萬t/a,總服務年限26年,基建期2年。 2023年12月,礦山委托江西贛安安全生產科學技術咨詢服務中心編制完成了《江西鐵山垅鎢業有限公司上坪礦區深部采礦工程安全設施驗收評價報告》。2023年12月8日-10日,礦山組織有關專家對江西鐵山垅鎢業有限公司上坪礦區深部采礦工程安全設施進行了現場竣工驗收,并原則通過。于都縣應急管理局依法對驗收過程及結果進行監督。 2024年1月,礦山委托江西省贛華安全科技有限公司編制了《江西鐵山垅鎢業有限公司上坪礦區地下開采現狀評價》,評價范圍為25~28線之間,+473m、+429m、+390m、+345m 四個中段的主要生產系統及輔助系統(不包括深部開采工程)。 2024年5月17日,礦山取得了江西省應急管理廳換發的安全生產許可證。編號:(贛)FM安許證字[2006〕M0197號,企業名稱:江西鐵山垅鎢業有限公司上坪礦區,主要負責人:尹積林,單位地址:江西省于都縣鐵山垅鎮,經濟類型:有限責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許可范圍鎢礦16.7萬噸/年,平硐+豎井+盲斜井聯合開拓,+473m、+429m、+390m、+345m、+300m、+250m、+200m、+150m八個中段地下開采(同時開采中段數不*過4個),**期自2024年3月16日至2027年3月15日。 鐵山垅鎢業現轄黃沙、上坪兩個礦區,經多年開采黃沙礦區產能縮減嚴重。為保障鐵山垅鎢業正常經營和維持鎢精礦配額指標,同時解決上坪礦區尾礦庫**庫容不足,尾砂去向的問題,并進一步適應行業發展和監管要求。2024年6月,江西鐵山垅鎢業有限公司啟動了上坪礦區39.6萬噸/年改擴建項目,同時委托中鋼集團馬鞍山礦山研究總院股份有限公司編制了《江西鐵山垅鎢業有限公司上坪礦區39.6萬t/a改擴建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可研報告》),并向江西鎢業股份有限公司申報了《關于江西鐵山垅鎢業有限公司上坪礦區39.6萬噸/年改擴建項目立項的請示》(鐵鎢辦字[2024〕)53號。2024年7月5日,江西鐵山垅鎢業有限公司取得了江西鎢業股份有限公司《關于江西鐵山垅鎢業有限公司上坪礦區39.6萬噸/年改擴建項目立項的批復》(江鎢股份生字〔2024〕59號),并向江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申請了39.6萬噸/年改擴建核準備案手續。 根據可研報告,本次改擴建項目可研設計范圍為采礦權范圍內429m~150m之間的礦體。設計采用平硐+豎井+盲斜井聯合開拓,共設+429m、+390m、+345m、+300m、+250m、+200m、+150m七個中段。現有斜井箕斗主井+罐籠豎井的開拓(提升)系統滿足改擴建后生產需求,無需新增(提升)開拓工程。采礦方法對獨立的7號單脈采用淺孔留礦嗣后充填法開采,而1號脈帶型礦體則采用“+250m標高以上選用無底柱分段崩落法從上往下,+250m標高以下選用進路式上向分層充填法從下往上共同開采方案,崩落法轉充填法的隔離層厚度為25m”。因CJY3/6-250-B電機車牽引YFC0.75-6翻轉式礦車配置方式無法滿足上部無底柱分段崩落法礦石運輸需求,可研250m標高以上更改為CJY7/6-250-B電機車牽引YC2-6側卸式礦車運輸。根據所選的采礦方法設計對井下采掘設備進行升級改造,為了無軌設備轉段方便,設計在各個中段西側下盤沿走向(折返)布置一條3.2m×3.2m,直道段坡度15%,彎道段為3%,轉彎半徑11.6m(內徑10m)的斜坡道,用于人員、材料運輸及設備轉段。斜坡道與各采礦分段通過平巷聯通,作為無軌設備上下的通道,并負責輔助進風任務,同時為礦山安全出口。可研經驗算,現有排水系統、提升系統、供風、供水滿足改擴建后要求,無需新增或更改。改擴建后因需風量增加,通風網絡改變等原因,設計通風系統將+429m中段現506風井以及該風井以出回風巷擴大,506風井以東則在+345m中段南側上盤靠近礦區邊界,從西往東新施工一條主回風巷,該回風巷東側端部往下倒段接力布置兩條人行回風井(+250m中段以下為一條)和各個中、分段(回風)平巷連通,形成整個礦區新的回風系統。設計在充填法與崩落法分界的250m回風石門增加一臺接力風機。選用K45-4-***4型軸流風機,該風機風量Q=35.7~67.2m3/s,風壓P=1094~2099Pa,配用電機132kW。技改升級之后,礦山現有FKCDZNo22/2×200kW主扇不動,承擔全礦區的**回風量和250m以上回風端阻力。對于充填采礦方法,其充填系統采用尾砂膠結+尾砂充填,即尾砂非膠結充填和1:10膠結充填澆面。充填站站址初選在辦公樓南側。供電系統新增地表充填站變電所,井下+150m中段采區變電所、+200m中段采區變電所。改擴建設計生產服務年限為10a,基建期2a(基建與生產并行),分期驗收。 根據《安全生產法》、《礦山安全法》、**礦山安全監察局《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煤礦山安全生產行政許可工作的通知》及第75號令《金屬非金屬礦山建設項目安全設施目錄》等有關法規關于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的規定,受江西鐵山垅鎢業有限公司的委托,江西通安安全評價有限公司承擔江西鐵山垅鎢業有限公司上坪礦區39.6萬t/a改擴建項目任務。 | ||||
委托單位聯系人 | 鄧金榮 | 聯系電話 | 19917956250 | ||
項目組長 | 田美智 | 技術專家 | |||
報告編制人 | 田美智 | 報告審核人 | 施祖云 | ||
技術負責人 | 吳至軍 | 注冊安全工程師 | —— | ||
過程控制負責人 | 陳嘉鳴 | 參與評價安全評價師 | 吳至軍 鄔長福 劉赟 陳亮 | ||
現場工作人員 | 田美智、吳至軍、鄔長福 | ||||
主要任務 | 對該工程項目進行現場勘查、收集有關法律法規、技術標準和建設項目資料。分析了該建設工程項目中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險、有害因素,及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預測事故后果嚴重等級等內容。本預評價報告劃分為以下十二個單元:總平面布置、開拓、提升和運輸、采掘、通風、供配電設施、防排水與防滅火、廢石場、安全避險“六大系統”、安全管理和重大危險源辨識及其他單元。對劃分的評價單元及單元內的因素逐項進行分析、評判,提出了相應的預防對策措施。 | ||||
現場工作時間 | 2024年8月27日、8月28日 | 報告提交時間 | 2024.12 | ||
其它 | 江西鐵山垅鎢業有限公司上坪礦區39.6萬t/a改擴建工程存在的主要危險因素有:坍塌、放炮、火藥爆炸、**傷害、高處墜落、物體打擊、片幫冒頂、觸電、機械傷害、火災、容器爆炸、中毒與窒息、透水、淹溺等。該評價項目中存在的有害因素有:粉塵、噪聲與振動、不良作業環境,如高溫、采光照明不良對礦山人員的傷害和其他不利的環境因素等。上述主要危險、有害因素在采取本《報告》第4章中及《可研》提出的安全對策措施后,能得到**控制,則江西鐵山垅鎢業有限公司上坪礦區39.6萬t/a改擴建工程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章、標準和規范要求。 | ||||
評價項目人員現場照片 |